回首·展望丨子陵铺镇:夯实根基 厚植优势 争创全省乡村振兴示范镇

发布日期:2025-02-21 15:15信息来源:东宝区子陵铺镇

2024年以来,东宝区子陵铺镇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秉持“讲政治、当先锋、创一流”的精气神,锚定“工业强镇、农业重镇、文旅名镇、共富美镇”战略目标,竭力创成全省乡村振兴示范乡镇,攻坚克难、勇毅前行。

· 2024年工作亮点 ·

01经济发展行稳质优

全年新招引项目6个,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21.3亿元,全年新入库项目44个,计划总投资91.43亿元,同比增长142%;培育“四上企业”20家,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30.28亿元。实现限额以上社会商品零售总额5.7亿元,同比增长20.14%。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工业经济指标目标考核全区名列前茅,产业强镇根基筑牢夯实。

02服务项目成效显著

选定精兵强将15名,组建征迁专班3个,征收土地896亩,协调矛盾纠纷23起,高效服务洋丰钙基产业园、顺洋物流、楚宝黑头羊产业园等重点项目,不断推动经济发展大步向前。

03基层治理走深走实

全面建强“镇党委+片区党总支+村党支部+湾组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组织架构,扎实开展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五个一”行动,实践探索“3356”湾组治理模式,全域推行党建引领湾组治理,优化建强基层治理单元,开展“湾组夜话”协商议事375场,办理民生实事1280件。

04乡村振兴多点开花

创新强镇富村公司“1+1+N”模式,筹资800万元投资建成七桥红薯加工厂和红庙青年鸡两个项目;建立“一村一品”农业产业体系,全镇“一村一品”覆盖率达到34%,发展特色种养,搭建“同商严选”电商平台将优质农产品上线销售,有效促进农民增收。

05党建赋能提质增效

创新推出“子学堂”学习品牌,全覆盖开展党员干部能力培训和实践锻炼;扎实推进支部书记“头雁储备”、后备干部“沙场点兵”等计划,储备年轻后备干部23人;大力推进“清洁家园”行动,倡导文明新风,全民共筑绿色、整洁、宜居的人居环境,子陵清保行动经验在全市交流。

· 2025年工作谋划 ·

一、坚持发展为要,推动经济稳中向好

盘活闲置土地资源,引导企业研究传统建材新方向、细领域,服务企业向高端化延伸,支持企业瞄准数字化和绿色化,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力当好“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围绕电子信息、绿色家居等新兴产业开展以商招商、以情招商、以乡招商,力争引进过亿元的项目2-3个。

二、坚持品质为先,助推城镇华丽蝶变

迅速推动曾庙村还建小区三期、商务中心建设,补齐商超、酒店、培训等服务业态;启动曾庙村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完善便民服务、医疗卫生、养老托幼等公共设施。坚决落实小流域综合治理,进一步梳理末端水系,摸清采集末端水系现状,转化为治理清单、治理项目。让全域水系达到“水清、水满、水生态、成景观”效果,持续推进“清保行动”,确保农村干净整洁。在全镇范围内推广幸福村老年公寓模式,探索互助式养老、集中养老和分散养老相协同。

三、坚持强村共富,加快乡村全面振兴

坚定不移支持做大做强强村共富公司,“一村一品”覆盖率从34%逐步达到100%,力争2025年实施项目2-3个,实现盈利80万元以上。建设运营好龙泉院士村、金塚生态园,深入挖掘严子陵文化、八角红色文化、非遗文化等,打造更多能留住乡愁、凝聚人心、传承文明的重要载体和窗口。发展设施农业、种源农业、精品农业和高效农业,打造“圣境风光游”“古道农家游”“水美乡村游”“红色文化游”四条精品线路,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四、坚持多方发力,提升基层治理质效

以“3356模式”为抓手,以湾组为单元,引导群众参与到村级事务中来,持续开展“湾组夜话”活动,发动群众筹工筹劳、乡贤献计献策、成功人士捐资捐物,解决水利、道路等受益面多的基础设施建设问题,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增强村(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便民服务功能,推进公共服务向群众身边延伸,持续深化“红色哨卡”“五员议事”等基层社会治理经验,充分激发群众参与村级建设的积极性。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