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溪镇
栗溪镇压紧压实防旱抗旱各项责任,打出“抢水灌溉、科学抗旱、全力救灾”的组合拳,想方设法阻旱情,千方百计夺丰收。
截至8月16日,全镇27名包村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做好旱情核查收集工作,镇应急管理中心全面排查人畜饮水困难情况,强化供水保障,组织应急力量拉水送水,确保群众基本生活用水。镇农技服务中心技术干部下沉一线,因地因墒因苗落实抗旱田管措施,开展节水抗旱农业技术指导,动员群众开展生产自救。
据了解,针对当前旱情,栗溪镇干群一心,及时组织水泵54台、柴油发电机2台、浇灌输水管道3000多米,日均出动洒水车、消防车6台次,全力保水保电保灌溉,累计完成抗旱浇灌面积1.1万亩,确保群众生活正常、粮食丰收。(通讯员 唐金强)
马河镇
针对持续高温天气和严峻抗旱形势,马河镇三大举措做好抗旱各项工作,全力以赴保障民生。
第一时间下发抗旱防御通知,明确任务,压紧压实责任。实行“日报周会商”工作机制,每周召集农业、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会商,精准研判抗旱形势,统筹防范应对,每周一通报。全镇共组织开展抗旱技术指导服务40人次,服务主体8个。
编制完善马河镇抗旱应急供水预案,因地制宜制定“一户一策”,全面统筹抗旱物资储备管理,配齐配足抗旱物资。指导6个水厂修订完善抗旱保供水预案,备足水厂消杀等应急物资。
围绕重点易旱地区易畈村和院子河村启用应急水源、筑拦水坝、限时供水等措施。结合该镇实际旱情,马河镇共投入25万元,出动抗旱人员600人次,采取调用抽水泵260台次、筑拦水坝等措施,保障群众生活生产用水。(通讯员 杨大海)
仙居乡
仙居乡以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为抓手,发动党员干部解忧润心,全力解决群众生活生产用水的燃眉之急。
7月以来,根据气象变化,仙居乡动员党员干部入村入户谋划抗旱防备措施,提前应对旱情。积极与气象、水利、农业等部门沟通联系,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制,密切关注气象变化,及时汇总整理旱情信息,确保政令畅通。
进入干旱期后,抢抓农闲“窗口期”,引导村干部带领群众清塘扩塘,提升小水面水塘蓄水能力。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通过增设泵站、购买小型抽水设备等建设抽水泵站,增加灌溉水源,保证群众生产用水,着力解决“门前水用不上”问题。召开南河水库低涵灌区用水调度会议,明确放水和用水时间,实行错峰用水,确保上中下游农田按时按量灌溉。同时,坚持“集中放水、节水优用”原则,科学规划水资源利用率,督促各小型水库有序放水灌溉,避免放水过度过多现象发生。
截至目前,仙居乡累计投入15万元架设提水专变1台;投入资金40万元紧急架设泵站2座、购买小型抽水设备10余套,组织动员抗旱劳力800余人次,提升灌溉用水近百万方。(通讯员 杨帆)
石桥驿镇
石桥驿镇认真研判分析旱情,迅速启动应急机制,全面启动农田抗旱保灌溉工作。
该镇主要负责人带队分片区调查摸底旱情,指导村级开展旱情摸底和渠道清淤、除障及调水等工作。同时加快水利项目建设,筹集资金140万元,修建固定泵站2个,新增潜水泵4个,对现有水利设施进行维护修缮,维修泵站30座,渠道清障除杂、维修70公里,清淤扩挖堰塘35口,确保渠道调水畅通。为加强用水调度,6月份以来,该镇投入资金20万元从四干渠、象河水库调水,共计调水约500万方;启动水库、湖泊放水,湖库涵闸泵站引调提水应对旱情;在灌溉难点区域组建抗旱巡逻队,对相关河堤、渠道、泵站等区域,进行不间断巡逻,及时发现和处置漏水、跑水等问题;密切关注天气预测和降雨情况,引导受旱村做好蓄水保水,并科学防范旱涝急转灾害。
目前,全镇累计投入抗旱资金282万元,机动抗旱设备8000套,劳力5000余人次,巡堤400余公里,灌溉面积8.22万亩。(通讯员 文诗阳)
子陵铺镇
为保障农业灌溉供水,子陵铺镇多措并举,“三力齐驱”打响“抗旱保水”保卫战。
提早谋划,成立了由分管领导牵头、镇水利服务中心等多部门联动的工作专班,在各村成立抗旱应急工作队,确保抗旱工作人员到位、责任落实。按照各村与各水库实际情况制定抗旱措施,及时与四干渠安栈口管理段和两座中型水库相关供水单位对接,做好放水协调工作,科学合理配置水源,确保全镇7.3万亩农田用水。全镇9座小(一)型水库,16座小(二)型水库,全部开闸放水,目前从小型水库共调水250万方。
针对水源条件较差的新庙、团堡、柏坪等旱包子村,采取“引提”办法,解决用水困难问题。变闲水为活水,新庙村从金竹园潭抽泉水,八角村利用深井泵抽地下水解决1200亩农田灌溉用水;变低水为高水,柏坪村筹资60万元架设55KM泵站从岩河水库抽水到石门水库,保证了全村80%的农田用水问题,团堡村利用水库水源从岩垱水库提水到农户田头,保证全村农田用水。变闲水为可用水,七桥村利用河道水源非干旱季节通过两级提水灌满全村85口塘堰,满足了全村农田用水需求。(通讯员 田隆)
牌楼镇
面对严峻的抗旱形势,牌楼镇突出重点,靶向施策,全力做好抗旱保粮,守好群众粮食袋子。
召开抗旱救灾工作专题会,要求各村(居、场)全力做好当前抗旱救灾工作,紧盯稳粮保供、农民增收的目标任务,密切关注旱情发展,层层压实工作责任。镇统筹安排,多部门联动结合,镇农技服务中心密切关注农作物生长状况,加强对农作物生产、病虫害防治等工作的指导,并对全镇旱情进行全面调查;镇水利水电服务中心全面排查沟渠蓄水情况,加强水系调度和指挥;全体机关干部全员出动,结合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深入一线实地查看水情、及时掌握抗旱发展态势。采取因地制宜,因水施策,因苗施策方式,积极调水抗旱,对没有水源条件的区域主动延伸渠道,充分利用漳河四干渠东干渠外援水、镇域小(一)型水库寨子坡水库和关庙水库境内水、竹皮河、杨家桥河、土桥沟河和新水铺河客水抗旱。截至目前,全镇开展抗旱保苗4200亩,共计调水达到5000亩左右。(通讯员 朱芮彤)
东宝工业园区
连日来,东宝工业园区多措并举抢抓抗旱引流保生产。
东宝工业园区属于城乡结合部,下辖新桥、长岗两个托管行政村。园区迅速组织防汛抗旱办公室相关人员,会同两个村党支部共同研究、制定措施应对当下的旱情,成立了以管委会主任任组长的抗旱工作小组加强协调,安排专人轮班管理、值守新桥村四网格小型灌溉水库供水泵站,采取放、抽、调三步法,抢修两村U型渠漏水、堵塞、损坏段面。同时,园区管委会积极与湖北省漳河工程管理局四干渠管理处加强对接确保水源及时到达。
截至目前,累计放水16万余立方,园区1700余亩农田得到及时放水引流灌溉,旱情得以缓解。(通讯员 杨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