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傍晚,蒙蒙细雨初停,山头呈现一抹红霞,寂静的山乡小院热闹了起来……原来是东宝区栗溪镇第三人大代表活动小组变“接待选民”为“走进选民”,到文丰村开展“湾组夜话”活动,倾听基层呼声,共谋乡村振兴。
看到人大代表下访公告的村民们纷纷赶来,村民王厚臣率先打开话匣子:“我在2017年摘了贫困户帽子,这些年我响应村‘两委’号召,种蔬菜、养生猪等,村里给了补助,子女在外地打工享受了交通补助,孙子上学还有教育补助,看病就医更加方便,我经常接些修车、焊接等零碎活,日子越来越好,这都要感谢党,感谢驻村工作队。我希望村里的产业路能够更宽一些,车辆运输更通畅些。”
谈起精准扶贫,围坐一起的村民们打开了话匣子,踊跃发言。文丰村老干部康志炎说道:“脱贫攻坚以来,我们村变化很大,建起了易地扶贫搬迁点,安装了路灯,通了水泥路,还吃上了漳河水。现在村里环境越来越美,省电视台都到我们村里拍电视剧。目前正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但村级主导产业不强,特色农业规模小,销售困难,希望能有更多更好的政策。”
“现在耕田、买种子、栽秧、打农药、收割等支出越来越大,三亩农田劳作一年不如外出打工一个月。希望能提高粮食价格。”“希望村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大帮扶力度,加大农田基础建设投入,把村产业做起来。”“农村老龄化问题希望有应对措施。”。村民们纷纷发表着诉求,人大代表们耐心倾听着,详细记录着大家的想法和建议,了解大家对乡村振兴的期望。
“文丰村要壮大传统经济,必须要发展特色产业,积极争取项目加强基础建设,各级党组织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更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区人大常委副主任张红星表示,“人民有呼声,人大必须有回声。我们一定把大家的意见进行分门别类地整理,迅速移交相关部门办理,区人大将加强督办,与大家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努力将呼声变成现实。”
这次的“湾组夜话”是东宝区五级人大代表“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活动转作风、察民情的一个缩影。近日来,东宝区人大紧紧围绕为民办好事、做实事、解难事的宗旨,积极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出谋划策,全力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目前,全区共接待选民300余人次,受理选民反映的民情民意建议和诉求近200件。一大批涉及集镇建设、水利、道路建设、教育、区域供水、环境整治、社会治安、其他等方面的民生热点焦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丰富了代表活动空间,打通了代表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助推了政府民生实事工程落地快办。(袁瑞婷、贺云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