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子堂旧址

发布日期:2021-07-12 08:31信息来源:东宝区人民政府

位于荆门市东宝区栗溪镇百子堂社区。

百子堂始建于明朝末年,迄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据传,当年栗溪街上一杨姓秀才,看到山区无学堂,学童要到百里之外去读书,遂萌生建学堂,改变山区教育落后面貌的想法,这秀才在家人的支持下将其建起,并且招收了100名学童,故而取名“百子堂”。 

在革命战争时期,百子堂曾改名为“立达小学”,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地下联络点。1939年冬,共产党人张葆仁先生认为此堂是个私塾,又在山区,便于开展地下活动,遂在当地民主进步人士刘文轩的资助下,将我党设在子陵铺镇南桥的荆北联络站——立达小学迁来,使百子堂成为了我党一个隐蔽的联络中心。共产党员刘真、张清华等人先后来到这里,以教书作掩护,从事革命宣传和党的地下联络工作,并且培养了章惠民、胡传汉、叶云、王展等一大批革命骨干。后因革命形势的变化,百子堂又先后成为中共鄂西北区委的联络处及中共荆(门)当(阳)远(安)中心县委、荆(门)钟(祥)京(山)中心县委、荆(门)南(漳)宜(城)工委的地下活动中心。许多重要会议,都是在百子堂秘密举行的。中共鄂西北区委的各项指令,也都是从此堂传往钟祥、京山、远安、南漳及荆门各地的地下党组织。

1985年9月,该堂因年久失修已破损严重,栗溪镇委、镇政府将其依原貌重修,除了再现“百子堂”雕梁画栋、古杉参天的古风古韵外,更使其成为了党史教育的重要基地。1990年4月5日,原省政协副主席谢威欣然为该堂题写了“百子堂亭”堂匾。

2006年5月,被东宝区人民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百子堂正面图(摄于2010年7月,龚家华摄)

百子堂侧面图(摄于2010年7月,龚家华摄)


打印 关闭